主持人
本报记者 陈岳海 袁敏
嘉 宾
李道丕 遂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
侯 勇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
近年来,围绕“大卫生·大健康”理念,遂宁重点紧盯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提升,探索“联村卫生室”“城乡医联体”等创新模式,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实现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水平快速提升,让群众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健康实惠。
主持人:如何看待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这个“老大难”?
李道丕:这个问题与现阶段的医疗服务体系和结构不合理有关,“医生少、病人多”的情况造成医疗服务供需不平衡,医疗专业人才不足,大医院“虹吸现象”都将加剧问题扩大。
侯勇:“看病难、看病贵”问题也体现了群众的健康理念和需求增加,这导致就医量增多。看病难还与高质量医院分布不均,医院间水平差异大有关。
主持人:遂宁有哪些探索?李道丕:围绕“大卫生·大健康”理念,把“以治病为中心”转变为“以人民健康为中心”,我们编制了遂宁特色的基本医疗病种目录,规范双向转诊,实施差别化的报销比例,开展“城乡医联体建设”和“健康扶贫三大工程”。目前,遂宁已在偏远贫困村建成投用20个联村卫生室,让基层群众“看小病不出村,看大病有保障”。
侯勇:遂宁制定了“健康遂宁·智慧医疗”发展规划,用互联网+医疗健康的科技手段持续优化就医流程。同时强化城乡互动,增强基层医院能力,缩小城乡医疗差距,不断增强群众对基层就医的信任度。
主持人:遂宁创新探索的联村卫生室建设,实际运转情况如何?
李道丕:目前情况来看,联村卫生室整体运行良好,真正实现了村里建设“小乡镇卫生院”的设想,但部分也存在经费不足、人才匮乏等难题。
针对以上问题,我们通过“医疗专家支医”“村医能力提升”工程,提升联村卫生室的服务能力。同时也在探索乡招村用或县招村用的方式,为联村卫生室“输血”。在目前由乡镇中心医院领办基础上,也在思考让县级医院托管联村卫生室。
主持人:“城乡医联体”模式怎么运转的?效果如何?
李道丕:遂宁探索的“城乡医联体”建设是以群众健康为中心,以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,选择交通便捷、有一定规模和基础的卫生院作为城市综合医院“分院”,直接衔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,实现同级医院及医联体内部机构检查结果互认,优质技术和专家等资源共享。医联体内部实行行政、业务、人才、医保、药品、信息、绩效等“七个统一”管理,降低基层医院服务成本,减轻群众就医负担。
侯勇:“城乡医联体”让市级医院触角延伸到乡镇。我们推行管理、人才、学科、设备“四下沉”,让专家下基层提升技术、党员下基层提升服务、干部下基层提升管理方式,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效果“双增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