廖阳遂宁观察记者赵权军
日前,蓬溪县大石镇卫生院外科专科联盟成立3个月来,不仅克服了基层医院无医疗器械的困境,借助城区大医院专业手术团队力量,已独立开展了32台外科手术。
近年来,遂宁市推进城乡医联体建设,城乡医院间建立外科专科联盟,让村民获得优质资源下沉带来的“红利”,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矛盾,进一步缓解老百姓看病难、看病贵的问题。
城乡医生同台做手术 让村民享优质服务
“现在在卫生院就能做手术,不用再跑到城里去了,而今看病就医太省心了!”蓬溪县大石镇大福村的村民易德金,三个月前他在乡镇卫生院做了骨科手术,而为他主刀的医生均来自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相关科室的专家。
为满足基层群众对城市优质医疗资源需求,解决优质医疗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矛盾,2017年12月遂宁市首个城乡医疗专科联盟在船山区永兴镇卫生院成立,城里大医院首次“牵手”乡镇卫生院,双方把合作的焦点放在永兴镇急需补齐的外科短板,两院医生同坐诊、同手术、共查房、同讲学、共探讨,提升基层医院的外科手术服务能力。
就在今年7月初,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再复制永兴外科专科联盟模式,又在大石镇卫生院建立“外科暨康复专科联盟”。以前乡镇卫生院因缺手术设备器械和技术,很多手术都只能将患者转至市级大医院就诊,外科联盟成立后克服了医院无设备缺技术的困难,积极调度落实手术设备和派医疗专家现场指导,从一台显微镜支持眼科开始起步发展,借用大医院的手术床、无影灯、各类手术仪器等设备到乡镇卫生院手术室,还根据手术安排转运骨科专科器械,确保外科手术顺利开展。
为确保每一台手术患者安全,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安排了专家在会诊术前、患者术中现场坐“镇”、术后查房指导,提高其手术患者治疗全周期的安全。据统计,外科专科联盟建立至今,城里医院的手术团队在大石卫生院开展的32台手术中,首次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手术达31台。尤其是眼科及普外科手术,近三月增长明显,还新开展全身麻醉、臂丛麻醉,所有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。 外科专科联盟带给乡镇卫生院的改变是看得见的,大石镇卫生院院长任科介绍,从专科联盟建立至今三个月时间,大石卫生院开展了外科手术32台,同比近三年分别增加700%、128%、357%。
大医院专家团队和手术室围着病人“转”
“病人不动,手术室和专家团队围着动。”这是每名在外科专科联盟接受治疗后的病人,对乡镇中心卫生院的最好描述。专科联盟是指医疗机构之间,以专科协作作为纽带形成的医疗联合体,城区医院的手术团队人员在术前、术中、麻醉中、以及术后积极对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进行带教,派驻人员积极开展教学查房、院内会诊工作,全面带动基层卫生院的医疗技能发展。
任科说,因大石卫生院住院的医保起付线低、报付比例高,现在通过外科专科联盟进行的32例手术患者,他们住院费用比在院本部接受相同的手术自付费用减少1500元—3500元/人,减少幅度为15%—35%,让基层百姓自行花费的医疗费用更低。让手术室“流动”起来,基层患者离家近了,真正做到了“小病不出镇”。城区的大医院根据需要派专家在乡镇卫生院定期开学术讲座、技能操作培训以及教学查房,同时免费接收护理人员到院本部手术室进修学习一月。
为让更多资源惠及老百姓,从2019年7月起每逢场天,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派驻人员坐诊专家门诊,医院将专家坐诊情况宣传至村,基层百姓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和时间选择就医。 今后,随着遂宁市城乡医联体建设持续深入,城区医院长期派驻外科业务骨干入驻中心卫生院,共享医疗资源的方式,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技术服务水平,让永兴镇、大石镇村民就在家门口享受到城市综合医院的优质服务,基本实现“小病在基层、大病到医院、康复回基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