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初至今,放射科的检查量一直保持高位,确保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近期数月,CT增强检查中对比剂渗漏事件频发,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对增强检查安全性的关注。为此,本月20日的科务会议特别邀请了临床同仁,共同探讨“对比剂渗透率增高之原因及缓解策略”。
本部门护理团队成员任永丽与成璐两位老师,预先对发生外渗的患者信息进行了搜集与统计,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,对可能导致外渗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。12月与1月期间,所有外渗患者均为住院病人,其中包括一名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。任永丽老师在汇报中指出,根据文献研究,对比剂外渗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五个方面:高危人群、疾病因素、治疗因素、器材因素以及人为因素。
在会议上,刘丽娟护士长提出了针对这些风险因素的初步缓解策略。她强调,对于高危人群,例如老年人、儿童及肾功能不全者,应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进行增强检查。同时,对于正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,应尽量避免在透析日进行增强检查,以减少对比剂与透析液的相互作用;并且应避免选择进行透析的侧血管进行静脉注射,以进一步降低对比剂在高压注射下的压力。
在疾病因素方面,任永丽老师强调,对于糖尿病患者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等,应密切关注其血糖水平、免疫功能状态等,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发对比剂外渗的风险。此外,治疗因素亦不可忽视,如化疗药物的使用、放疗史等都可能增加对比剂外渗的风险。因此,在进行增强检查前,应充分了解患者的治疗史,以便制定个性化的检查方案。
关于器材因素,曾浩主任指出,应确保检查过程中器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。同时,应定期对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,及时发现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器材。
在人员培训方面,余艳护士长强调,应加强全院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,提升增强检查前准备操作技能的认知、熟练度,以及对比剂外渗的认识和处理能力。此外,还需制定对比剂外渗应急预案,确保在发生外渗时能够迅速、有效地进行处理。
最终,临床同仁建议建立对比剂外渗事件的报告和分析制度,对每一起外渗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,总结经验教训,提出改进措施。这将有助于不断完善和优化增强检查流程,提高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